看点疫情带来的种种变化让我们应接不暇,要想应对危机四伏的未来,我们与孩子需要掌握哪些能力呢?由于能锻炼情绪力,自信力,执行力,社会力,沟通力和思辨力,社会情感学习(SEL)正在成为一匹教育黑马,它不是学校里的一门核心课程,但却是所有课程的核心。更为重要的一点是,社会情感学习也可以在家庭教育中进行,在日常生活中全面提升孩子的各项能力。
支持外滩君,请进入公众号主页面“星标”我们,从此“不失联”。
文丨张宏武 编丨Travis
2020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年份,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,生活中到处涌动着不确定性,和隐隐的不安。也许,我们再也回不到曾经认为理所当然的“正常生活”了。
面对急剧变化的,危机四伏的世界,孩子,包括我们自己,需要哪些能力来应对种种挑战?
首先,是情绪力,即准确识别自己的情绪,想法,和价值观。在不同的情形下成功调节自己的情绪,想法,和行为,有效地管理压力,控制冲动的能力。
当我们因居家而烦躁的时候,
当我们在经济停滞下面对失业的压力而沮丧的时候,
当孩子回到校园因为功课落下而挫败的时候,
当孩子被老师批评而愤怒的时候,
我们和孩子有能力能够识别情绪的影响,调节自己的情绪,不会被情绪压垮,不会被冲动所左右而做出不理智的决定,比如伤害自己或他人。
有情绪力的小孩,冷静不冲动。
其次,是自信力,即准确评估自己的强项和局限,有根基扎实的自信,乐观,和成长型思维,
当网课时代来临,孩子上网课遇到困难的时候,他仍然能够看见自己的优点,知道困难只是暂时的,只要努力就有机会成功,而不会全盘否定自己,甚至做出极端的举动。
有自信力的小孩,豁达不放弃。
第三,是执行力,能够自我管理,自我激励,有能力设定个人和学业目标,并为之努力。
网课上,没有老师在课堂上那样严格的监督,没有父母在身边的督促,孩子仍然能够设定目标,设定日常常规,专注认真,按照计划完成任务,具有自律的能力,而不是他律。
有执行力的小孩,行动不拖延。
第四,是社会力,指换位思考,与他人共情的能力,包括那些来自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。有能力理解社会和道德的行为准则,了解家庭,学校,和社区的资源和支持。
如果前三个方面更关注于我与自己的关系,从第三个方面起,将进入到与他人、社会的关系。
疫情初期,我们如何看待武汉人,是否能够换位思考,带着同理心去解决问题。中国的抗疫成功,离不开中国人强烈的社会意识,对于社会和道德行为准则的认同于执行。
己所不欲勿施于人。一个有同理心的人,大约不会事事都以自己为中心,不懂得换位思考,接纳差异。
有社会力的小孩,仁爱不自私。
第五,是沟通力,是指与不同个人和团体建立并保持健康的有益的关系的能力。有能力清晰沟通,有效倾听,与他人合作,抵抗不当社交压力,建设性地进行冲突协商,有需要时寻求并提供帮助。
当孩子和同伴在一起的时候,能够有效地沟通,而不是一言不合就通过暴力或者逃避来解决问题。
当我们和同事遇到矛盾的时候,能够相互理解,从倾听彼此开始,不卑不亢地表达感受和需求,协商共赢。
一个善于沟通,会建立关系的人,通常是团队里受欢迎的人,也是领导力的必要能力。
有沟通力的小孩,会交友不打架。
最后,是思辨力,指基于道德标准,安全问题,和社交准则,对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做出有建设性的选择的能力。能够对不同行为的后果进行现实性的评估,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利益。
这是前五个方面的能力最终落地到实践的部分。
当孩子回到校园需要每天戴口罩的时候,
当孩子遇到校园霸凌的时候,
当同伴力邀,来,吸一口烟吧,
思辨力帮助孩子做出负责任的巨大。
一个负责任的人,也是一个既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的人,将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,更踏实,更有可能成功,让生命绽放。
有思辨力的小孩,拎得清不犯浑。
以上六大能力:情绪力,自信力,执行力,社会力,沟通力,和思辨力,是对社会情感学习(SEL,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)的浅显解读。
社会情感学习不是学校里的一门核心课程,但是却是所有课程的核心。
根据美国学术、社会和情感学习协同会(CASEL),这些技能包括“理解并管理情绪,设定并达成积极目标,感受并对他人表达同理心,建立并维护积极的关系,做负责任的决定。”
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(OECD)的研究发现,具有良好社会情感技能的年轻人更能够:
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
收入更高,工作更好
身体健康
快乐
活跃
更多参与社区活动
研究数据表明,社会情感学习让孩子们:
对于自己/他人/学校的态度提高9%
亲社会行为提高9%
学业成绩提高11%
问题行为减少9%
情绪困扰减少10%
社会情感学习不仅仅帮助孩子掌握学业和工作成功的技能,而且激发了人的内在力量和社会贡献。
在学校和班级里,老师可以通过简单易操作、但设计非常严谨的课程,在课堂上和孩子们展开社会情感学习的教学活动。
从幼儿园到高中,主动地、预防性地教学生们社会情感学习能力,让孩子们能够正确判断是非;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执行能力,成为一个高效率的人,包括如何倾听、记忆、遵循正确的指示,真正专注于手头的任务而不分心等。
社会情感学习应当以不同的递进形式实施,从专门的社会情感学习课程,融入到学科教学,再到教师改变教学方法,以及学校调整整体战略,以期建立起社会情感学习的大环境的文化和氛围。
这几个相互交织的阶段,从使用工具,到实施项目,最后到融入学校的文化,是一个从“用”(USE),到“做”(DO),最后到“成为”(BE)的过程。
因此,在学校里,有效的社会情感学习并不仅仅是一门课程,而是一个教育变革的过程。
不仅限于学校,社会情感学习完全也应该从家庭开始,每一位父母都有责任与义务提升孩子的社会情感技能。
这是因为,父母和家庭是影响儿童社会情感学习能力的最初的、也是最主要的因素,是帮助孩子发展社交和情感知识的关键合作伙伴与源地。
父母可以亲身示范孩子应当掌握的技能、态度和行为。当孩子进入校园,父母也可以成为学校社会情感学习的重要倡导者。
寒假来临,如何在家庭里关注孩子的社会情感学习?
其实,社会情感学习,归根结底是“人之为人”的教育,在中国传统中,“学”,即学做人,是从“洒扫应对进退”开始的。
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,今天的父母,可以从下面这两个小处入手,不仅仅奠定孩子社会情感能力的基础,而且也会让这个寒假更顺利:
1. 常规
常规是生活、工作中做事情的顺序。
比如,学校里的课程表是常规,每个人都知道这一天的课程安排,老师和同学都按照课程表来上课,做操,放学。家里的常规包括起床的步骤,写作业的安排,睡觉前的准备,等等,只不过我们通常不大会在意而已。
常规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容忽视:
一是生活有规律,起居有时;
二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,
三是孩子从小就建立时间管理的概念,形成自律,
最后,常规帮助孩子,特别是年幼的在环境、日常生活发生改变时,减少不确定性,建立安全感。常规培养孩子的执行力和自信力。
我们来看看一位幼儿园孩子的妈妈,是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寒假期间的睡觉常规的:
妈妈和孩子轻松愉快地坐下来,妈妈带着真正的好奇,问,“我们每天睡觉前需要做什么准备,才能保证我们9点关灯睡觉?”
孩子说,“讲故事,洗澡。”
“还有呢?”
“刷牙。”
“还有呢?”……
孩子一边说,妈妈一边用图画加文字把它记录下来。
然后妈妈请孩子排列下,睡觉前有这么多事情要做,我们先做什么,后做什么?(培养先后顺序的逻辑思维)。
有了这个草稿,妈妈建议,“你愿意做个自己的常规表吗?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睡觉前该做什么了。”
孩子高兴地拿出彩笔,把需要做的事按顺序画下来(多好的手工创意!),还给每件事画了个时钟。孩子和妈妈一起装饰常规表,把它贴到卧室墙上。耶!
不过,前往不要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。到了该洗澡的时间,娃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玩玩具,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。考验妈妈的时刻到了。
妈妈走过去,把孩子带到常规表前面,指指常规表,又指指墙上的挂钟,用询问的眼神望着孩子,居然,妈妈没有说一句话。
孩子看看妈妈,说,“可是我还想玩。“
妈妈和善而坚定地问,“常规表上的下一项是什么?“
孩子不情愿地说,“洗澡。“
妈妈点点头,伸出手,邀请孩子去浴室。
孩子撅着嘴跟妈妈走了。即便孩子面带懊恼,妈妈仍说,“谢谢你遵守常规!“
常规可以从一件小事,拓展到一整天,乃至整个假期的安排。不必急着一下子把所有的事情都排出常规,每一个常规孩子都需要通过练习慢慢适应的。一点点来,先从容易的开始,比如先建立睡觉常规,再挑战家庭作业的常规,再建立暑假生活的常规。
记住,完成比完美重要。
2. 家务活
在今天的社会,我们往往更关注于如何把孩子培养成精英,一切以孩子为中心。在孩子唯我独尊的家庭环境下,孩子原本的利他之心可能被自私自利淹没,怎么有可能关心他人,助人为乐?
因此,父母首先需要在观念上认识到社会力的重要性,小心呵护孩子利他之心的萌芽,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贡献的机会。
我们如果看不到生活中让孩子贡献的机会,把它当作鸡毛蒜皮的小事,甚至是烦人的琐事,要么觉得麻烦自己就做了,而不给孩子机会;要么担心孩子做不好,替孩子做了,就难以创造孩子社会力成长的空间。
在家庭中,培养孩子合作与贡献的最好机会是家务活。
如果把家庭比做小社会,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机会通过家务活为家庭做出贡献。家务活是家庭成员共同承担的任务,家务活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,对家庭的责任感,是对家庭的贡献。共同完成的家务活则为家人提供合作的机会。
立爱自亲始,社会力的培养要从服务家庭的家务话开始。
家务选择轮帮助我们以有趣的方式创造合作与贡献的机会。
1. 全家人坐在一起,头脑风暴家里都有哪些家务活。比如收拾餐桌,洗碗,倒垃圾等。家务活的数量和家庭人数一样,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贡献,做一份工作。
2. 找两个一次性纸盘,一大一小,根据家庭里的人数划分纸盘。比如家里有四个人,就由中心等分成四份。
3. 在小盘子上,每份写下一个家务。大的纸盘,在边缘不被小盘子遮住的地方,每份写下家人的名字。
4. 把两个纸盘中心重叠,用一个大头针穿过两个纸盘的中心,扎在软木板或者墙上,家务选择轮就做成了。
5. 旋转小纸盘,分配工作。如果孩子小,选到了难度高无法完成的工作,可以寻求家人共同完成,也可以交换。好啦,我们的家务活分工就这样愉快地决定啦!
6. 每周旋转纸盘,重新分配工作,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轮换。
家务选择轮盘
家务活是家庭成员的责任和义务,是家庭正常运转所必须的,每一份工作都重要,每一个人都能够贡献。
有一段时间,我的家务活的任务是洗碗。可是工作很忙,我连着三天没有洗碗。
到了第四天吃饭的时候,家里已经没有干净的筷子了。我心怀怨气责备先生。他淡定地说,“亲爱的,我可以替你洗碗。不过,你的归属感价值感还要不要了?”
我猝然警醒,一边洗碗一边思考。孩子不也是如此吗?父母要给给孩子服务家庭、服务他人的空间,这样他才更有能力把责任、关爱传递出去。
家务选择轮盘
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报告中写道:“认知能力无法弥补社会情感技能的缺失, 人们需要两者兼具,让生命绽放。”
可以肯定的是,具有良好社会情感技能的人,不会成为空有一身本事,却不知道为何活在世上的“空心人”,也不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,因为他们有勇气,会合作,是内心有力量,有社会情怀的未来公民。
社会情感学习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和努力的系统工程。儿童和成人在平等尊重的关系的基础上,在学校和家庭建立学习共同体。在学习共同体中,父母、老师等成人既是引导者、领导者,自身也是学习者,和孩子共同成长。
参考资料:
http://www.oecd.org/education/ceri/social-emotional-skills-study/
Source: Durlak, J.A., Weissberg, R.P., Dymnicki, A.B., Taylor, R.D., and Schellinger, K. (2011).
The Impact of Enhancing Students’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: A Meta-Analysis of School-Based Universal Interventions. Child Development, 82, 405-432.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